《水浒传》读后感及感悟
《水浒传》读后感及感悟
在平时的学习、工作或生活中,我们常常会收获不一样的感想和体会,想法有时候一闪而过,不如写一篇感悟的文章,及时的记录下来。为了让大家在写感悟的时候更加简单,以下是小编整理的《水浒传》读后感及感悟,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《水浒传》读后感及感悟1
《水浒传》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,是由施耐庵编著的,这是一部描写民众反抗斗争的长篇小说,是我国英雄传奇中最杰出的作品。
《水浒传》中虽然人物众多,可是每个人都个性鲜明。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武松。“武松打虎”是家喻户晓的故事。那一天武松喝过酒后,没想住店,便只身一人走进那有老虎的深山,虽有店家警告,可武松仍一意孤行。他靠在一块大石头上睡着,感觉面前有东西,一睁眼,原来是一只吊睛白额老虎。顿时酒醒。老虎“一扑、一掀、一剪”都没拿住武松。武松抄起一根木棒像老虎砸去,没想到却砸在树上,断了。武松就势双手揪住老虎,对着它一顿乱踢,直至那老虎五官都迸出鲜血来,不动了,还用棒子又打了一会,确定那老虎的确死了,才停下。这故事足以说明武松的勇猛。而武松对哥哥更是万般忠义。为了为哥哥武大郎平反冤屈,他杀死了毒害武大郎的西门庆和潘金莲,最后被发配孟州。他难道不值得我们钦佩吗?而在《水浒传》中,像武松这样勇猛而忠义的不占少数。豹子头林冲,黑旋风李逵,花和尚鲁智深哪个不是忠义两全?他们的太忠、太义导致他们最后义无反顾跟随宋江招安,他们还忍受奸臣唾骂、陷害,最后悲壮结束了他们的生命。
文章有七十一回,讲述了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的传奇故事。“官逼民反”他们为了抗拒腐败政府的压制,不得已造反起义,“逼上梁山”,他们为生存走到了一起。每个人身上都有悲惨的故事,每个人都曾对社会还抱有一丝希望,可最后的结果却是连命都不一定能保住,每个人都是被迫走上梁山,不为荣华富贵,只为获得一线生机。他们与官府抗衡,把“忠”“义”二字体现的淋漓尽致。他们曾是百姓心中的英雄,可最后仍在奸臣迫害下走向了死亡,但其根本却是因为梁山好汉的“忠义”。这部小说之所以能被世人所传颂,也是因为它也给予了人们面对官府镇压时对生活的美好期盼。
《水浒传》的曲折而朴素的故事,传奇而真实的人物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,梁山好汉的身影将会永远封存在我的脑海中。
《水浒传》读后感及感悟2
《水浒传》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。它写了农民起义从发生、发展、直至失败的过程。深刻提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,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。《水浒传》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章回小说之一,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一百零八位好汉聚义之后接受招安,四处征战的故事。
《水浒传》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有及时雨宋江,刚正不阿的托塔天王晁盖,有勇有谋的豹子头林冲,还有崇尚忠义的武松。在《水浒传》中有各种各样的人物。今天,我来讲讲我比较喜欢的人物,武松。
想必大家都知道武松打虎的故事吧!武松是一个脾气倔犟的好汉,他在景阳冈喝酒的那一天,不听酒家劝告摇摇晃晃的上山,见一块大青石,便在那块大石上稍作休息,忽然有狂风刮来,之后那大老虎便已落在武松背后,武松一回头,急忙一闪,闪到大虫背后,大虫连武松边都没沾上,爪子一搭地下,猛吼一声,把虎尾一甩,武松又闪到了一边,武松抡起超哨棒,尽全身力气一棒击去,不料打折了旁边的树杈,哨棒一截两半,大虫再次扑来,武松把那跟只有半截的破哨棒,赤手空拳就接着虎,只见武松把那虎头只往土里按,抡起拳头,使尽平生力气,只往虎头上用力打,打得那老虎七窍出血,不久后便没气了。武松寻思着把这头老虎带下去给景阳冈的酒家,没想到自己早已没有力气,所以他打算第二天再将这老虎拎下去。
林冲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人。因为他为人最忠朴。本来他的生活也是挺安分的,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林冲的妻子被高衙内看上了。于是,高衙内就请了林冲的好朋友——陆谦来帮助他,陆谦利用了调虎离山这计,陆谦先去把林冲叫走出去吃东西,又叫人把林夫人骗走,但是这个计划到最后还是失败了,于是高衙内的父亲高俅亲自出马,让林冲误入白虎堂。结果,要被押送到沧州,去沧州路上险些被两个贼子受害,幸亏鲁智深相救,林冲到了沧州后,高俅又派路谦来放火烧死林冲,结果林冲直接杀死路谦等人连夜赶上了梁山。
《水浒传》让我知道了当时社会的黑暗,也让我知道了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的忠义。《水浒传》十分值得我们去读。
《水浒传》读后感及感悟3
最近新版水浒传的热播,让我再次重温施耐庵那本悲壮的《水浒传》。
水浒传前半部分内容,都是叙述了,各地的英雄好汉,是遭遇怎样的事件,或是遭遇怎样的奸臣陷害,逼上梁山的,其中,我最惋惜的就是那位被逼到山穷水尽之路的——豹子头林冲。
林冲,八十万禁军教头,在东京城内过着安稳的生活,只因得罪了那高太尉之子高衙内,被陆虞侯陷害,带刀去了白虎节堂,以此为由,押送沧州,幸好在沧州遇见了小旋风柴进柴大官人,免于二百杀威棒,后来也在沧州看守粮草,但那高俅,仍旧存心想害死林冲,便防火烧了林冲的屋子与看守的粮草,刚巧,林冲的屋子漏雪,当时他在山神庙借宿,看到熊熊大火,又撞见了陆虞侯,怒火中烧,杀了他们一行人,不得不离开沧州,上了梁山,但却又被当时梁山头领白衣秀士王伦欺压,抬不起头来,后晁盖上的梁山,林冲才昂首挺胸。
宋朝,世态炎凉,奸臣当道,各路好汉,齐聚梁山,在当时形成了不小的势力,后来又“三打祝家庄”,破了高唐,破了呼延灼的连环马,夜打曾头市,又把三山并为梁山,鲁智深,杨志,武松招致麾下,使当时108位好汉鼎立,梁山势力壮大。
其实不难看出,在托塔天王晁盖中毒箭身亡,宋江任头领之后,就已有了招安之意,就是说归顺朝廷,只是当时未到时机。
我最喜欢的一个片段就是“石碣村梁山好汉排座次”,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齐聚一堂,场面甚是宏大,当时就算是智多星吴用也无法想到,在此之后的梁山已渐渐走向灭亡,不,应该是说,晁盖去世之后,梁山就已经渐渐走向灭亡的不归之路。
招安几次不成,但终是因李师师好话宋徽宗,诏安之事成立,随后,几乎就到了整个水浒传的末尾,打方腊。
攻打方腊的时候,杨志去世,攻城的时候就已经死了石秀,秦明,李忠和史进,后来更是死了阮小二,阮小五,张顺,张清,鲁智深,林冲,刘唐以及很多位好汉,不难看出,方腊之后,各位梁山好汉近乎都有了灵位,终也是擒住了方腊,但却牺牲了近乎八十多位好汉的性命,还有武松的左臂。
有人说,宋江不该诏安,害死了那么多兄弟,我说,招安是梁山唯一的出路,就算招安,梁山也摆脱不了贼寇的名声。
比起三国,水浒是一部悲壮的史诗。
感受颇多,需慢慢品味。
《水浒传》读后感及感悟4
暑假里,我读了一本《水浒传》,令我感慨万千。
水浒传具体生动地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的发生、发展直至失败的整个过程,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,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,他们不占城池,出榜安民,异姓一家,塑造了一大批梁山泊好汉忠义,替天行道的光辉形象。
在风雨飘摇的北宋末期,梁山泊好汉忠君报国,为民除害,着实令人钦佩。比如一百单八将中的宋江,江湖上人称他为山东及时雨宋押司,他深明大义,急盼招安,愿为国家出力。在兄弟托塔天王晁盖死时,他十分悲伤,几次要哭昏过去,每日都会领众举哀,遵从晁天王遗言,发誓要带领好汉们,活捉敌人史文恭,为晁盖报仇,在不断地努力下,他做到了。他军法严明,宋江手下的军校因为酒肉少而杀了厢官,宋江哭着命他痛饮一醉自缢而死,而后,他顾着梁山泊时的恩情,盛棺安葬,他真是一个有情有义,爱憎分明的好官。
而反过来呢,以高俅为首的奸佞宦官使人愤恨,高俅身为殿帅府太尉,本应报效朝廷,而他却因为宠溺养子,使计拿下教头林冲,刺配沧州道,险些被防送公人董超和薛霸结果了性命。在三败梁山泊时,他被活捉上山后向宋江保证会向天子重奏招安一事,而后却转面无恩,连日称病,不敢上朝,又将水银放入卢俊义、宋江得赏的御酒中,让他们中毒身亡。这样一个奸诈小人没有被天子加上罪名,令人可忧可悲。
现在的社会不再是过去那个腐朽衰落的封建王朝,而是科技文化蓬勃发展的新社会,我们身为祖国的花朵,应该沿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,肩负起未来的重任,为理想勇敢前进。而书中的梁山好汉的英雄主义精神和团结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,它成为我们积极向上成长的新动力。《水浒传》在我遇到困难时使我想到梁山好汉们在遭到朝廷的讨伐时携手共进,积极出力的事迹。在我孤独无助的时候梁山好汉仿佛变成我的指路人,告诉我要对朋友热情主动。
读过《水浒传》后,我仿佛被注入了正义的能量,它恰如一首史诗,为我们展示了当年的国势特征和民俗风情,但它为我们传达的更多的是可歌可泣的英雄传奇。
《水浒传》读后感及感悟5
“光耀飞离土窟间,天罡地煞降人寰。说时豪气侵肌冷,讲出英风透胆寒。”梁山泊上的一百零八位将领,人人都是好汉,个个都是英雄。那歃血为盟的情谊,一醉方休的气概,真是让人佩服。这就是《水浒传》,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。
《水浒传》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汉从聚义梁山泊,到受朝廷招安,再到大破辽兵,最后剿灭叛党,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。《水浒传》这部小说,浸透了世界上所有的侠士豪情,包含了天地间全部的英雄气概。及时雨宋江、花和尚鲁智深、行者武松、黑旋风李逵、豹子头林冲、小李广花荣等等,都是非常好的例子。他们有的粗俗豪放、暴躁固执;有的义气深重、性格耿直;有的聪明伶俐、足智多谋;有的仗义疏财、公正忠义……总而言之,只要是在梁山上的,那个个都是“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”的真英雄、真好汉。
要我说,《水浒传》里值得学习的东西,那可太多了。机智勇敢、知错能改、忠心耿耿、仗义疏财……然而,《水浒传》有一种精神最可贵——讲义气。在《水浒传》里,最贵重的东西,就是义气。换句话说,《水浒传》就是义气的凝结;就是义气的聚集;就是义气的体现。双鞭呼延灼、大刀关胜、玉麒麟卢俊义、双枪将董平……这些好汉,不都是因为宋江等人义气深重,才上梁山泊的吗?在平日里,我们对朋友也要重情重义。这样,友情才能长久。一个“义”字,包括了太多的内容。《水浒传》中的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、为朋友赴汤蹈火,两肋插刀,就是为了一个“义”字;为人民除暴安良,出生入死,也是为一个“义”字。由此可见,一个“义”字虽然只有三笔,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书写。在现实生活中,在公交车上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,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.。因为它需要有相当大的勇气,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。
《水浒传》读后感及感悟6
《水浒传》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中国名著,与它相媲美的还有《红楼梦》、《三国演义》、《西游记》,号称“中国四大名著”。《水浒传》它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,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,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,及统治阶级的罪恶。它以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,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、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,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“官逼民反”。
《水浒传》写英雄们走上反抗的道路,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况,但是在逼上梁山这一点上,许多人是共同的。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于生活不下去,他们不满官府的剥削,积极参加劫取“生辰纲”的行动,从而上了梁山。解珍、解宝是由于受地主的掠夺和迫害起而反抗的。鲁智深是个军官,他嫉恶如仇,好打不平,因此造成和官府的矛盾,结果被逼上山落草。武松出身城市贫民,为打抱不平和报杀兄之仇,屡遭陷害,终于造反,勇猛地向统治阶级进行冲击。他是从血的教训中觉醒过来的。
水浒一百零八将,人物形象中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“智多星吴用”和“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”。“智多星吴用”几次献策:吴用为晁盖献计,智取生辰纲,用药酒麻倒了青面兽杨志,夺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十万贯金银珠宝;宋江在浔阳楼念反诗被捉,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场,快行斩时,吴用用计劫了法场,救了宋江、戴宗;宋江二打祝家庄失败;第三次攻打祝家庄时,吴用利用双掌连环计攻克祝家庄。宋江闹华州时,吴用又出计借用宿太尉金铃吊挂,救出了九纹龙史进、花和尚鲁智深。一生屡出奇谋,屡建战功。受招安被封为武胜军承宣使。宋江、李逵被害后,吴用与花荣一同在宋江坟前上吊自杀,与宋江葬在一起。真不愧为“智多星”呀!“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”是一位非常直率,暴烈如火,却侠骨柔情,杀却恶人为的是救穷苦人于水火的真汉,英雄人物。他往往在人们面前表现出一副粗鲁,野蛮。可他到了冲锋陷阵的时候可毫不含糊,挥着62斤重敌。
读了这本书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,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腐败的一面。这的确是一本非常耐人寻味的一本书。
《水浒传》读后感及感悟7
“大河向东流哇,天上的星星朝北斗哇……”这是电视剧《水浒传》的主题曲。《水浒传》主要讲述的是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劫富济贫、替天行道的行为,作者是施耐庵。
这一百零八位好汉个个都是有血有肉的英雄,他们干过许许多多正义的壮举,都值得一提。但由于篇幅限制,我只能介绍其中的几位:
呼保义宋江,素有“及时雨”之称,在江湖上声名远扬。他为人豪爽仗义,经常资助一些贫困潦倒、迫切需要帮助的人,赢得了很好的口碑,这也是后来他能坐上梁山第一把交椅的原因之一。他还喜欢结交义士,朋友很多。宋江虽做了梁山的首领,却时时心向朝廷,最终率领一百零八好汉接受了政府的招安,为国家效力。
“智多星”吴用,原来是一名教书先生,后加入晁盖等人劫“生辰纲”的团队,再后来上了梁山。虽说名字谐音是“无用”,但我们的吴用先生作为梁山的头号军师,足智多谋,运筹帷幄,决胜千里,对梁山的发展壮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,是非常“有用”的。吴用也很讲兄弟情分,宋江死后,他也自尽。
“花和尚”鲁智深,原名鲁达,很讲义气,有侠客的风范,曾三拳打死欺负金氏父女的“镇关西”郑屠,并因此而被迫出家为僧。出家后,他醉酒闹事,砸坏了山门,被逐下山,奉住持之命到大相国寺修行。在这里,他倒拔垂杨柳,制伏了当地一群混混。后来,他离开了相国寺,在野猪林救过林冲,在九华山当过山大王,上了梁山,最后在寺里圆寂,结束了这充满传奇和侠客色彩的一生。
除了好汉们,《水浒传》里也有一些恶贯满盈、奸诈狡猾的人,如蔡京、童贯、阎婆惜、西门庆等。作者在他们身上也花了很多笔墨,把他们的丑恶刻画得淋漓尽致。
《水浒传》作者的笔法生动,一个个或善或恶的形象被他塑造得栩栩如生,跃然纸上。梁山好汉们团结一心、效忠朝廷、讲兄弟情义,这些连同作者的写作手法,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。
读完了《水浒传》,我觉得它的主旨是团结、效忠国家、讲义气这三点。好汉们的身上虽然有很多优点,但也有一些东西不值得我们学习:如把本无反心的卢俊义逼上梁山,或李逵太过冲动,不问青红皂白便认定宋江强抢民女,并因此而砍断了梁山上的旗等。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