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恩主题活动计划

感恩主题活动计划8篇
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,我们的工作又将迎来新的进步,是时候认真思考计划该如何写了。好的计划是什么样的呢?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感恩主题活动计划,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感恩主题活动计划1教案设计
一、设计意图:用小品、朗诵、合唱等形式,促使学生理解母亲,体谅母亲,感激母亲,从而充分感受伟大而深沉的母爱。
二、活动目标:引导学生认识母亲的优点,母亲的辛苦,能包容母亲的不足,接受母亲的教导。引导学生形成与父母沟通的意识,使他们关系融洽。通过这一堂课,让学生能真切感受到亲情的温暖,并在过程中受到感动,理解亲情内涵。进而在感动中能自觉地校正自己的某些不良行为,并养成良好的品德。
三、活动准备:小品、朗诵、有奖问答,歌曲《念亲恩》《真的爱你》《烛光里的妈妈》《爱的奉献》《母亲》等准备。
四、活动方式:利用班会课,学生做主持,全班学生共同参与。
五、主持人:卢诗雅(甲)钟嘉琪(乙)
六、活动过程:
(一)导入(约2分钟)
(合):各位同学,下午好,5月10日是母亲节也是感恩节,为了表达对母亲的爱与感谢,我们就此举办“感谢母亲”主题班会,现在我宣布“感谢母亲”主题班会正式开始!
(甲):现在,请允许我介绍本次主题班会的议程:1、欣赏音乐;2、朗诵;3、欣赏小品;4、问答题;5、大合唱
(二)欣赏音乐——《母亲》(约4分钟)
(乙)下面我们将进行第一个环节——欣赏音乐《母亲》,请大家在欣赏的过程中用心去感受母亲的辛劳。
(甲)欣赏了这么感人的音乐后,你有什么感想啊?
(乙)我认为:母亲,她不仅给了我们生命,而且给了我们无私的爱,即便自己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,作为子女,在平日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体谅母亲的辛劳。
(甲)是啊,母爱是无私的,在任何时候都一样。得意时,母亲不一定能在我们身边和我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。但她那谆谆教诲总能让我们不再迷失自己。失意的时候,母亲一定能在我们的身边。她的鼓励及安慰,总能让我们在逆境中找到自我。下面我们掌声请出梁露华同学,让她为我们朗诵—— 《献给母亲的爱》
(三)朗诵—— 《献给母亲的爱》(约3分钟) 配乐(《烛光里的妈妈》)
《献给母亲的爱》
有一种爱,一生一世不求回报——那便是母爱;有一个人,一生一世值得你爱——那便是母亲。天下之爱莫过于母爱。从“孟母三迁”到“岳母刺字”关于母亲的故事流传古今,从《烛光里的妈妈》到《白发亲娘》,赞颂母亲的歌曲处处传唱。慈祥、奉献成为母亲的代名词,崇高、伟大就是母亲的形象。我们骄傲,因为母亲是家庭的脊梁,有了你们,才有了温暖的怀抱和停靠的港湾;我们自豪,因为母亲是社会的主人,有了你们,才有不让须眉的巾帼和建设家乡的奉献;我们欣喜,因为母亲节为你们而设立,你们赢得了社会的敬重和儿女的爱戴。谁不爱自己的母亲,母亲天复地载。借助今天主题班会的契机,让我们都带着笑容回家看看,向母亲倾一腔情、献一份爱,为母亲解一丝忧、送一片乐!尽管时光像流水一逝而去,但任凭时光的冲刷,母爱永远长驻而不会流逝。“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”。是啊,趁母亲还健在的时候,去爱她吧。
感恩主题活动计划2教学目标:
1、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,感受父母之情,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,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。
2、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、尊敬父母、体谅关心父母,与父母和谐相处,从现在做起从点滴以实际的行动来回报父母。
教学过程:
一、听阎维文的歌曲《母亲》创设情境导入主题
附歌词: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,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,你爱吃的(那)三鲜馅有人(他)给你包,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,这个人就是娘啊,这个人就是妈,这个人给了我生命,给我一个家啊,不管你走多远,无论你在干啥,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,咱的妈。你身在(那)他乡住有人在牵挂,你回到(那)家里边有人沏热茶,你躺在(那)病床上有人(他)掉眼泪,你露出(那)笑容时有人乐开花,啊,不管你多富有,无论你官多大,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,咱的妈
问:为什么不管你多富有,无论你官多大,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?引出主题:自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,父母为我们付出了无私的爱,我们要感恩父母感受父母崇高、无私和伟大的爱:为什么要孝敬父母(感念亲恩)
a、初步感受
1、教师明确:母亲永远给我们挡风雨,父亲一直牵着我们的手;父母的爱是寒冬里的一把火,是黑暗里的一束光明。父母的爱是崇高的、无私的和伟大的!
b、深入认识
1、老师讲有关父母关心爱护儿女的真实故事。
①六旬老父捐肾救子:
湖北60岁的农民父亲胡介甫将自己的肾脏移植给了患“尿毒症”的儿子,固执的父亲不容拒绝地告诉儿子胡立新:“没什么比你的命更重要?我宁可自己没命,也不能看着你死!
②年轻母亲舍身救儿:
XX市五里河公园5岁的男孩童童掉进鲨鱼池。35岁的母亲刘燕当时也顾不上将手上的相机和肩上的背包放下,直接跳入鲨鱼池中将儿子救出。刘燕在接受采访时只说了一句话:“儿子就是妈妈的全部。”
提问学生:从上面的故事里你看到了什么?
2、学生讲自己和父母的故事:父母为我们做了很多很多,请讲:①父母令你最感动或者最难忘的一件事②父母令你最高兴的一件事
3、父母并不能每时每刻都在做令儿女特别感动的事情,有的学生甚至没有过这种体验,但他们平凡的工作足以令人感动。请学生讲一讲父母平凡而辛勤工作:父母做什么工作?什么时候上下班?工作时间长吗?你觉得你的父母辛苦吗?他们为什么要这样辛苦地工作呢?
4、心灵表白
同学们现在你们有话对爸爸妈妈说吗?现在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一句是什么?
二、感恩父母(学会做人)
就像前面歌曲里的歌词所说:①父母为我们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,他们含辛茹苦培养我们,那么我们该怎么回报父母?
1、孝敬父母是中国的传统美德。
教师讲一个古代儿子孝敬老母亲的感人故事:《挨杖伤老》:汉朝时,大梁有个叫韩伯愈的人,他的母亲对他管教很严格,稍微有点过失,就举杖挥打。无论母亲打多重,他都没有怨言不掉眼泪。可是,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时,竟然哭得很伤心。母亲觉得奇怪,问道:“往常打你时,你都能接受,今天为什么哭泣?”伯愈回答道:“往常打我时我觉得疼痛,知道母亲还有力气,身体健康,但是今天感觉不到疼痛,知道母亲身体不如以前,体力微弱。所以伤心禁不住流下了泪水。并不是疼痛不能忍受。”
学生评价韩伯愈(是一个孝子,性格善良,孝 ……此处隐藏5040个字……>
四、比赛方案
1、主要执行对象:青岛理工大学大一新生
2、组织部门:青岛理工大学校团委、青岛理工大学校学生会新闻部
3、报名时间: 10月30日
4、报名地点:青岛理工大学二食堂门口
5、比赛时间:初赛: 11月10日
决赛: 11月21日
6、比赛地点:初赛:二教阶梯教室,具体另行通知
决赛:科学会堂
五、比赛目的
1、为展示我校学子的风采,发扬学生的青春活力,展示青春风采,是同学们更加懂得感恩,在以后的生活、学习与工作中感恩父母、感恩老师、感恩身边的每一个人。
2、为弘扬优秀文化,丰富同学们的业余文化生活,陶冶同学们的高尚情操,进一步营造和谐地学习氛围和校园风气。
3、为促进朗诵艺术的发展与普及,推广普通话,锻炼同学们的口才能力,丰富日常生活,推动校园文化建设,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,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。
4、为提高校学生会新闻部的影响力,丰富校学生会新闻部举行的各种活动,促进学生会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,增进部内成员间的感情与交流,共同进步。
六、经费预算
500元(主要包括比赛会场布置、海报宣传、获奖人员证书及奖品等费用)
七、评分标准
1、紧扣主题,内容充实生动,有真情实意。寓意深刻,富有感召力。1分
2、衣着得体0.5分
3、 精神饱满,姿态得体大方2分
4、感情饱满真挚,表达自然,能通过表情的变化反映朗诵的内涵1.5分
5、吐字清晰,声音宏亮,正确把握朗诵节奏2分
6、能正确把握朗诵内容,声情并茂,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,能与观众产生共鸣3分
八、比赛奖励方式
根据评委嘉宾评出的分数排出个人一、二、三等奖若干和团体优胜奖若干,将获奖名单张贴公布,并对获奖同学及团队办法证书及奖品。
九、注意事项
1、同学们要紧扣活动主题,内容积极向上,彰显青春活力,展现靓丽自我、靓丽团队。
2、各团队在正式比赛时要统一服装,提倡积极向上、个性鲜明的服装及朗诵方式,可结合舞蹈、音乐来展现自己和团队的风采。
3、各参赛选手提前到场,到指定区域就坐,并注意现场纪律。
4、评分时要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评定,绝对公平合理。
5、友谊第一,比赛第二。对于比赛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,要经商议后再做决定。
感恩主题活动计划7一、 活动目标:
是谁,默默耕耘无私奉献;是谁,领我们走进知识的殿堂;是谁,如春风化雨般帮我们解决成长路上的一次次困难;是老师。通过开展此次班队会活动,让学生懂得老师的艰辛和不易,对老师的无私奉献心存感恩之心,以各种形式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,从而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尊师重教的良好品德。
二、 具体措施:
1、 开展“今天我当班主任”活动,亲身体会老师的艰辛;
2、 开展“五个一”活动:
(1)、送老师一份自己亲手做的贺卡;
(2)、为老师唱一首歌;
(3)、送老师一句祝福的话语;
(4)、送老师一张学生亲手做的小报;
(5)、给老师写一句感激的话语。
3、活动过程、作品展示。
4、评选’感恩之星”。
感恩主题活动计划8一、活动目的:
通过本次班会活动,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,在这个信息化社会里,应该拥护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,保留一点炎黄子孙传统的东西。此外,借助于“团圆”,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,感知亲情。
二、活动准备:
1、召集班委讨论、决定班会程序,构思班会主题、内容,确定主持人;
2、根据班会内容确定班会骨干同学;
3、排练朗诵《水调歌头·中秋》;
4、学生查找有关中秋的信息。
三、活动过程:(场所定在寝室边草地上)
1、主持人开场白;
当冰峰上的一片雪花在阳光的拥抱中成了一滴水珠的时候,它便有了生命,有了与生俱来的蓝色的梦想。
当这滴水珠将自己溶入涓涓细流、溶入汪洋大海的时候,它便有了勇气、有了追逐梦想的汹涌的力量。
转眼间又到中秋佳节了,在此祝所有的同学们--“中秋节快乐!”
2、了解中秋的由来、习俗;
“中秋”一词,最早见于《周礼》。根据我国古代历法,农历八月十五日,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,故称“中秋”。一年有四季,每季又分孟、仲、季三部分,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,故中秋也称为“仲秋”。
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,古人赋予月亮许多传说,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,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,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。自汉至唐,墨客骚人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,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。至北宋太宗年间,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,取意于三秋之正中,届时万民同庆。中秋之夜,明月当空,清辉洒满大地,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,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,因此,中秋节又被称为“团圆节”。
月饼象征着团圆,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。在节日之夜,人们还爱吃些西瓜、水果、柚子等团圆的果品,祈祝家人生活美满、甜蜜、平安。中秋吃月饼,和端午吃粽子、元宵节吃汤圆一样,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。古往今来,人们把月饼当作吉祥、团圆的象征。每逢中秋,皓月当空,阖家团聚,品饼赏月,谈天说地,尽享天伦之乐。
3、朗诵《水调歌头·中秋》等有关写月的诗篇;
水调歌头·中秋
苏轼
丙辰中秋,欢饮达旦,大醉。作此篇,兼怀子由。
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我欲乘风归去,惟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!
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睛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蝉娟。
4、关于中秋知识抢答赛,答对者奖励月饼一个
5、吃月饼,赏满月。
6、喜迎中秋,感恩父母朋友;
中秋节
中秋的喜悦渲染着美丽大地,月亮的柔美感动着灿烂星空。在这佳节来临的日子,我想借着圆月告诉你:认识你,真好!朋友,就是一生一世!
中秋节
虽然我很是想您,但我不会寂寞,因为我与您在分享同一轮明月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,所有的亲人,请接受我诚挚的祝福,月圆人也圆,快乐安康到永远!
班主任倡议:“每逢佳节倍思亲”,八月十五,“月上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”,自古就是亲人团聚的传统佳节,传承传统文化,传承美好情怀,在这喜庆的日子里:打个电话,向生我养我的父母,向关心爱护我们的亲朋好友送去最诚挚的问候,表达自己深深的感恩之情!
7、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。







文档为doc格式